1.10RTT

RTT指的是roundtrip time 往返时间,远程名称服务器回应查询请求所花费的时间。BIND名称服务器使用RRT的度量方式来对同一个区域中的名称服务器进行选择。

1.11名称解析的完整过程

1)名称服务器A接收到来自解析器的递归查询

2)A向B发送迭代查询

3)B指引A去询问其他的名称服务器,其中包括C

4)A向C发送迭代查询

5)C指引A去询问其他的名称服务器,其中包括D

6)A向D发送迭代查询

7)D应答

8)A将答案返回给解析器

1.12地址到名称的映射

IP地址的表示法正好和命名空间相反,IP地址的第一个字节在in-addr.arpa域的根部。IP地址也是层次结构的。网络号也和域名一样被分发,管理者可以将自己的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子网,并将这些子网编号授权出去。但是IP地址和域名的区域在于:IP地址从左到右越来越细分,域名左到右却刚好相反。

1.13缓存

名称服务器将所获得的数据放入缓存,是为了加快以后查询的速度

BIND否定缓存:如果某个权威名称服务器返回的结果是所查询的域名或数据类型不存在,在本地名称服务器也会将信息暂时放入缓存中。

1.14生存时间

名称服务器不能永久保存缓存中的数据,如果这样了,权威名称服务器上的数据变更就传达不到其他网络了。远程名称服务器只能继续使用缓存中的数据,因此,包含这些数据的区域管理者为数据定义了一个生存时间(TTL)。生存时间就是名称服务器允许数据在缓存中存放的时间。

数据生存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性能和一致性两者之间的平衡。较短的TTL有助于保证区域数据在网络上的一致性,因为远程名称服务器的数据保存时间到期很快,被迫频繁地询问权威名称服务器以获取新的数据。较长的TTL,缩短了区域中数据的平均解析时间,因为数据能在缓存中存放更长的时间。缺点是如果名称服务器上的数据发生了变更,数据不一致的时间也会变长。

转自https://bbs.huaweicloud.com/blogs/117139